发展全域旅游,需突破传统“点”式空间的局限

发布日期:2017-08-17 16:50:49 本文来自:

发展全域旅游,首先是要打破孤立的景点旅游和单纯的门票经济模式,突破传统“点”式空间的局限,从封闭的景点建设走向景点与周边环境联动。以“旅游+”的概念引领,在建设单体景观之外,加强区域内的农业、工业、商业、文化、体育、房地产等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用旅游的思路来改造、提升这些产业的附加值,从而实现从点向面的突破。推动旅游从单纯的门票经济走向更深层次的服务经济,从一次性观光消费走向重复性休闲消费,丰富区域内的旅游产品供给,构建点线面有机统一的旅游供给格局。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解决供给与需求适配的问题,毫无疑问,在需求侧倒逼之下,旅游产业必然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景点游走向全域游、从观光走向全域度假生活。

变化的时代,考验的是业界抓住机遇的眼光和魄力。在全域旅游的的视角下, “为一宿,赴一城,奔向诗和远方” 的民宿, 具有环境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的特色小镇,保留着农耕特色的乡创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旅游风貌提升等等都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跳出旅游看旅游

全域旅游并非是一个新名词、新事物,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讨论全域旅游问题不仅仅要从旅游的角度看,更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方位进行解读。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工业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路径。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农业人口流向城市,促进了沿海经济和平原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做强了平原经济和沿海经济,但难以做强山区经济和乡村经济,使得山区经济和内陆经济被边缘化,进一步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对于一些旅游资源丰富,不适宜大规模集约化工业发展的边远落后山区,不一定通过工业化的方式发展,承接沿海平原地区的产业转移,而是可以深入挖掘那些被时间雪藏了的特色资源,通过旅游化的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旅游化的方式不仅能有效盘活山川景物、乡村资源,还将提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做强旅游经济,还可以避免工业化方式对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带来的破坏。

工业化使我们上了楼,走进了城市,走向了平原、走向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化使我们下了楼,走进了乡村,走向山区、走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这种“上楼”与“下楼”、“进城”与“出城”,使我们的社会保持了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沿海经济和山区经济、物质文明和自然文明的基本形态,保护了山川、保护了乡村风貌、保护了农耕文明的基因。

点状旅游的尴尬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多数地区的旅游是依托于封闭式的景点景区展开,以单一的门票经济模式为主,这种特定发展阶段下的旅游,其实并非真正的旅游。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旅游是为了体验一种变化而离开常住地,去另一个地方游历并做短暂停留休闲的行为。

旅游,追求的是一种与常住地不一样的景观、文化、感知。当进入旅游目的地的那一刻,旅游感知便开始发生。由此,真正的旅游是一种沉浸式全景式的空间实践。而中国特色的景点式旅游,只是旅游发展低级阶段的小空间实践。

全方位、复合式的深度体验需求是对旅游本质的回归。“玩+”时代来临, “酷、爽、嗨、萌“成为旅游新标准,时尚、潮流、好玩成为新需求。

飞到伦敦只为喂鸽子;一场明星演唱会、一个体育赛事、一只漂浮的大黄鸭;漫步石板路、看看风景、与当地居民聊聊天;一家有氛围的民宿、一个有招牌菜的主题餐厅、一家有情调的小酒吧、一家有美丽老板娘的奶茶店……

这些不是景区景点但又无处不在的诱惑,正在变成旅游目的吸引物,无景点旅游逐渐成为新常态。就是这种从“小旅游”空间到“大旅游”空间的过渡、从有边界空间到无边界空间的过度,正在重新定义旅游。

真正的旅游空间就应该是一个无界限的区域。

点线面结合,全域旅游应运而生

需求的巨大变化倒逼旅游供给侧改革,注重点线面有机统一发展的全域旅游成为了推动中国旅游发展的一剂良药。可以说,全域旅游就是对旅游本质的反思和回归。

中国传统旅游只有“点”,而缺乏线和面,处于点线面失衡的状态。景区内外两重天,景区内风景怡然,景区外脏乱差。而旅游发展成熟的欧洲,从踏入目的地国度开始,便开启了旅游模式。一街一景一人文,步步风景,处处怡人。